Navigation menu
中美关系正在进入“多打多谈”的新常态。 2025年10月30日,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。这次会晤成为观察中美关系走向和亚太地缘政治演变的关键节点。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,中美正在从“G2 1.0版”走向平等合作的“G2 2.0版”时代。面对全球性挑战,中美作为伙伴必须互利共赢,承担共同责任。在上次采访中,我提到了特朗普的新“现实主义”,即关注看得见的经济利益,对意识形态或国际规则有些蔑视,具有“普世交易观”的风格。郑永年教授认为,“交易”这个词本身应该是中性的。当人们相互交往时,特别是在市场社会中,交易是不可避免的。e 必要的。特朗普关注世界和平。他认为,俄乌战争已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。如果战争问题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解决,就没有必要使用武力。特朗普是美国建国近250年来第一位商人总统。他以商业利益至上的方式管理国际关系。这种“经济”可以有效解决很多问题。他曾透露,推动俄乌冲突结束的真正动机是担心自己死后无法进入天堂。虽然这个方法看似“儿戏”,但确实有效。因此,中美之间有可能是传统领域,但台湾政治制度、主权、问题等核心利益是无法交换的。稀土、芯片、能源等都可以交易。这次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峰会在韩国釜山举行,紧随美国、日本、印度、澳大利亚对话以及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本签署。郑永年教授认为,这是两种多边主义之间的较量。中国提倡包容性的多边主义,而美国的多边主义则是排他性的。特朗普过去对美国的排他性多边主义不太感兴趣。他秉持务实态度,促进国家间正常交往,并非专门针对中国。中美比拼谁更开放,中国包容性多边主义逐渐占据上风。 “G2”概念早在2008年就被提出,但当时遭到了各界人士的批评。如今,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更加狭窄,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解决全球危机。 G2概念或将重现n 更务实的形式。早期的G2倡议要求中美为国际秩序提供更多公共产品,但预期中国将在美国主导的框架下提供这些公共产品。现在进入“2.0版G2”,强调两国平等合作。这次会议体现了这种平等,也体现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。